
我校参赛师生合影
【本站讯】8月27-28日,第五届中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在西南石油大学举行。我校学生参加比赛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4项,刘永红、张彦廷、李伟、纪仁杰、李玉坤、黄鲁蒙、董建党获评优秀指导教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副校长李兆敏代表学校出席大赛并讲话。
本届大赛以“创新石油装备,人才引领未来”为主题,共吸引全国86所高校的研究生携1249件作品参赛。经过比拼,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浙江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54所高校的245件作品入围决赛,大赛最终评选出特等奖2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138项,评选出优秀指导教师43名,优秀组织单位17个。
中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于2014年发起创办,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十大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联合主办,组委会秘书处设在我校。大赛旨在为广大研究生提供创新交流和创新实践的平台,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有效增强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促进国家石油装备和机械工业创新发展。
据悉,2019年,中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将正式更名为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参与学科将从单一的石油装备拓展为涵盖油气装备、地热能装备、风能装备、太阳能装备、煤层气装备、海洋能源装备、生物能装备等多种能源装备学科领域。2019年,第六届大赛将由我校再度承办。
我校学生参加比赛获一等奖情况:
获奖等级 |
参赛作品名称 |
参赛者名单 (包含团队负责人) |
指导教师 |
一等奖 |
超声振动复合脉冲电流的高效材料表面改性设备 |
杨泽林、刘胜贵、郑茜、黄智前、金辉 |
刘永红、纪仁杰 |
一等奖 |
海洋浮式钻井天车升沉补偿试验系统 |
陈帅、刘明宇、王康、孙忠涛 |
黄鲁蒙、张彦廷 |
一等奖 |
三维智能可视化缺陷检测系统 |
薛瑞琪、张展、赵建明、蒋维宇、翟乃城 |
李伟、董建党 |
一等奖 |
油气管道在线应力超声测量装置 |
于文广、李东泽、高俊杰、温家铭、梁隆杰 |
李玉坤 |
二等奖 |
深海铺管船伸缩式托管架系统与软件研究 |
冯帆、王斌、祖国强、张楠、孙青芯 |
徐兴平、张辛 |
二等奖 |
水合物RMR钻井吸入模块样机研制及实验研究 |
王志伟、孙树峰、孙久洋、李青阳、张文 |
刘秀全 |
二等奖 |
水平井分段压裂可溶解桥塞 |
张学鑫、武鑫磊、刘克世、牛贞伟、刘鑫 |
刘永红 |
二等奖 |
水下交流电磁场结构物缺陷便携式智能检测系统 |
赵建明、蒋维宇、薛瑞琪、张展、刘向阳 |
李伟 |
二等奖 |
一种全新的预置管柱气动式排水采气工艺设备 |
车家琪、贾晨曦、张砚雯、杜明超、翟乃城 |
王旱祥、刘延鑫 |
二等奖 |
一种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配套工具 |
张砚雯、车家琪、吴超、刘亚男 |
王旱祥、刘延鑫 |
二等奖 |
增强型地热能等离子钻采装备 |
孙强、王可、董行、李德格、魏晓璇 |
刘永红、李小朋 |
三等奖 |
采油树地面测试与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 |
刘鹏、高春坦、董行、赵祎、王浩宇 |
刘永红、蔡宝平 |
三等奖 |
高效智能电火花电弧复合铣削脉冲电源 |
牛贞伟、武鑫磊、张学鑫、刘彤、李柯 |
刘永红、纪仁杰 |
三等奖 |
海底管道小型检修作业机器人 |
王荣耀、吴翔飞、巩若澍、王向磊、张楠 |
陈国明、畅元江 |
三等奖 |
基于stm32控制的井下油管电弧切割装置及切割技术研究 |
高清华、周榆、孙强、李德格、王可 |
刘永红、纪仁杰 |
三等奖 |
基于电絮凝技术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及现场应用 |
杨杰、边江、马立辉、李文亮、黄可 |
蒋文明、刘杨 |
三等奖 |
基于交流电磁场的钻杆螺纹缺陷检测装置 |
刘向阳、李红雨、万乐飞、刘阳、王勇胜 |
李伟 |
三等奖 |
基于煤层气井储层保护的带压小修作业设备设计 |
姚尧、毛正义、朱森、潘婷、贾文强 |
张芬娜 |
三等奖 |
三轴联动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脉冲电源与控制系统开发 |
李志建、魏晓璇、刘政、丁志伟、张凡 |
刘永红、李小朋 |
三等奖 |
深海石油钻井平台导向绳张紧器系统设计与开发 |
薛海涛、孔祥地、张妍平、王家兴、王鑫洋 |
蔡宝平、刘永红 |
三等奖 |
水下全电采油树电控闸阀样机 |
马驰、黄智前、许源、杨卓君、金辉 |
刘永红、纪仁杰 |
三等奖 |
天然气超声速旋流分离器 |
边江、文闯、褚奇、杨杰、孙文娟 |
曹学文、蒋文明 |
三等奖 |
新型全光滑转子双螺杆真空泵的设计与研究 |
魏蜀红、赵峰、曹晨燕、杨舒然 |
王君 |
三等奖 |
旋塞自动抢装装置设计 |
英豪、赵淇东、徐国慧 |
牛文杰 |
三等奖 |
液压缸驱动式连续油管注入头装置 |
高振南、王静、刘传勇 |
张彦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