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邮箱登录 数字石大 图书馆 校友 捐赠 招聘 信息公开 English
所在位置: 首页 > 焦点学术 > 正文
焦点学术

【黄岛讲坛(第31期)】曹耀峰谈中国地热产业规划和布局战略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18-07-23 点击数:

报告会现场 赵玲摄影

曹耀峰院士作题为“中国地热产业规划和布局战略研究成果介绍”的报告 赵玲摄影

【本站讯】7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曹耀峰做客第31期黄岛讲坛,为师生作题为“中国地热产业规划和布局战略研究成果介绍”的报告。副校长李兆敏主持报告会。

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的转型发展正在蓬勃兴起。2015年,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各国均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战略目标,将发展非化石能源作为温室气体减排和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措施。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地热对我国能源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曹耀峰首先明确提出我国“东高、中低、西南高、西北低”的热流分布格局。他采用详细数据对我国地热资源潜力进行评估,目前我国地热资源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潜力,在浅层、水热型(中深层)地热资源和干热岩资源中,水热型(中深层)地热资源以中低温为主、高温为辅,干热岩资源有望成为战略性接替能源。

他指出,全球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目前表现为三种形式:地热直接利用、地热发电和干热岩。全球地热年开发利用总量达到16GWh,其中浅层地热能、中深层地热供暖和温泉洗浴的利用总量之和占比最大。地热发电方面,全球41个国家的地热发电以高温电站为主。通过对比美、法、德、英等国的干热岩项目,他表示,尽管国际上对干热岩研究起步较早,但由于技术、成本等制约,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规模化、商业化正式运行的干热岩(EGS)项目。

在中国地热开发能源化利用程度以及技术性得以提升的发展趋势下,他表明,我国地热资源年利用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15年底,国内一系列示范项目的开展,对浅层地热能利用起到积极作用。在中深层地热直接利用方面,供暖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十三五”期间中国地热产业的发展亮点“雄县模式”,正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推广。我国干热岩的勘探开发基本上仍在勘察阶段,青海共和盆地GR1钻获高温干热岩,实现干热岩勘察的突破。

他介绍了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强调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技术,并在技术层面和经济层面对我国地热资源利用进行准确定位:国内技术总体成熟,但干热岩商业化开发利用等多项关键技术还有待突破;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较差,财政扶持政策不完善,这进一步加重资本观望情绪,呈现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曹耀峰认为,不能唯GDP论,应该注重能源调整、气候变化。他在报告中讲到,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发展地热能具有特殊意义。地热在能源结构调整、应对气候变化、应对当前大气污染中贡献突出。在非化石能源今后五年的3个百分点增幅中,地热“三分天下有其一”。十三五期间,地热还将大量替代标煤,这将极大减少碳排放。同时,地热供暖代替的是供暖锅炉燃煤与农村取暖直燃散烧煤所产生的污染物,大力发展地热是加快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进程。

曹耀峰表示,在与地热相关的重大战略、利好政策的出台过程中,地热“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是我国地热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他以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的地热供暖(制冷)面积为例,充分证明了地热项目规模不断提升的现状。他指出热源的形式愈发地多元化,地热发电不断砥砺前行,企业地热发电的积极性明显提升。他强调,从政府到高校再到企业研究,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干热岩团队参与,这将促进干热岩技术的突破。

关于地热产业的规划布局,曹耀峰从时间、空间、产业三个方面展开讲述。在产业布局中,他重点强调要推动示范工程带动区域发展,在纵向上延伸第二产业链,在横向上促进地热能与传统化石能源系统配套,逐步替代其开发。在妥善布局基础上,曹耀峰提出未来地热发展的四个战略举措:把握发展机遇,全面开拓市场;加大勘察评价力度,构筑产业发展资源基础;加快科技创新,利用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品牌;加速人才培养,培养本科生、研究生,为地热能发展积累人才。

目前地热发展仍面临许多挑战,曹耀峰提出对未来地热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加强建设地热管理体制机制,将其纳入国家规划,完善立法机制,明确责任主体,排除弊端。加大财政、税收、价格、绿色金融等资本的投入力度。曹耀峰表示,目前社会各界对地热发展足够重视,对地热、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展充满信心。

报告会最后,曹耀峰具体回答了师生提出的干热岩资源勘探技术等问题。

曹耀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国家地热能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执委,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负责组织实施了以普光高酸性气田百亿方天然气产能建设为核心的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领衔的“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科研成果,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负责中国石化地热产业发展工作,推动中国石化地热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石化现已成为国内地热开发利用规模最大的企业。组织了中国工程院“中国地热产业规划和布局”重点研发项目。组织了“胜利埕岛油田200万吨产能海工工程”等项目建设与开发,在海上油田特别是浅海油田工程建设方面具有较深造诣。

上一条:环境物联网的应用及物联网项目原型快速构建
下一条:全国第十届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关闭